新青年说 | 朱力:从硅谷到深圳,从学霸到杰青
朱力,35岁,来深5年,光鉴科技创始人兼CEO、纳米光子学领域专家。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,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,其研发的人造柔性变色龙皮肤,被美国光学学会选为2015年度光学成果。2018年回国创业,研发出“包含3D结构光和TOF技术的硬件产品”与“3D视觉算法的全栈式3D视觉解决方案”,突破苹果公司技术垄断,同年入选福布斯中国“30位30岁以下精英”榜单,获2023年“深圳十大杰出青年”提名暨“深圳好青年”。
我心中的新青年:要对世界充满好奇,勇于突破创新,并持续付出努力。
我想对深圳说:深圳的务实和高效,对于创业者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。
5月9日,朱力在朋友圈转载了一则“北京地铁可刷掌出行”的资讯,并配文:“把光的5个维度用上了,(我们在)创造新维度。”
这是朱力的企业在市场上的又一次“进军”。事实上,这个1988年出生,毕业于清华大学、曾出任苹果公司高管的小伙,并非首次“影响”着人们的生活:微信的“刷脸支付”、餐厅的送餐机器人、能躲避路障的扫地机器人、汽车内的智能驾驶舱……甚至于iPhone初代“人脸识别”功能,都与他有着紧密联系。
熟悉科创圈的人就会发现,朱力的履历很具“硅谷”特质:201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,201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博士学位,在世界500强的甲骨文公司、苹果公司担任研发部门重要职位。2018年放弃苹果高管职位,来到深圳创办“光鉴科技”,同年荣登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。
接受采访时,这位沉稳的“科研工作者+创业者”,只有谈起曾做的创新项目时才稍显眉飞色舞。在他看来,只要在感兴趣的领域做足够深、足够久,坚持创新、持续努力,就会发光、发热。
与一般创业者不同,朱力早早拿到了“学霸”人生剧本。朱力高中就读于江苏启东中学,凭借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的成绩保送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。本科阶段,他便常到实验室从事科研,为其后来深耕纳米光子领域打下基础。
“那会儿想法挺简单,就觉得这个领域我很感兴趣。”谈及为何选择该方向,他表示,清华大学教会他一个很好的价值,那就是:在感兴趣的领域里面做的时间足够长、做得足够深,自然有机会发光发热。
2015年,朱力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博士学位。在坐落于美国硅谷的顶尖高校学习,朱力获得领域领先的教育资源。比如,朱力的博士导师正是苹果人脸识别技术背后激光阵列最早的发明者——台湾学者常瑞华。1996年,常瑞华发明了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,在近20年后该技术开始应用于产业界。
博士毕业后,朱力加入苹果公司。而当时苹果正在筹备手机人脸识别的第一批硬件样品。“那时模组的负责人由于各种原因不在项目里,但需要立刻派一个人到日本去,和当时的供应商一起把模组做出来。”朱力回忆说。彼时,公司纵观内部发现,只有朱力涉足过光学系统、硬件工艺等方面,且是该项技术发明者的“嫡传弟子”,他无疑成为最合适的人选。
就这样,朱力“空降”为苹果深度摄像头模组设计主管。然而,新任务是块并不好啃的硬骨头。“因为要把原来产业界中体积很大的模组缩小到千分之一,且成本降低为几十分之一,最后放到手机中量产,这个过程还是挺艰难的。”面对“全新”的挑战,朱力带领团队顶住压力硬扛下来,在一次次的试验中反复推倒重来。最终,朱力负责设计的深度投射模组在iPhone X上实现了工业界的第一次量产,产量达到了“小1亿”件,成为影响一代苹果手机消费者的关键技术。
在苹果公司准备量产摄像头模组时,他曾到深圳的富士康工厂考察。而这一考察,让他对这座城市有了更多的遐想。
“比如当时我们想到富士康建一条生产线,目标产能是一天生产30万个模组,这是非常可怕的。建设这条生产线在日本、韩国可能要花费1年时间,但在深圳,我们花了不到一个月时间。”在那时,深圳在朱力的眼里,就留下了务实、高效的印象,“深圳速度”也深深刻进其脑海里。
苹果初代“Face ID”对应模组成功量产后,则需要对技术持续优化。但这对于朱力,意味着“新技术令人兴奋的时段”已过去。加之该项目的3D视觉技术应用范围局限于手机,而国内创业环境越来越“热火朝天”,他脑海里涌现出更大的想法:要利用国内巨大的市场,将3D视觉技术用于大众消费的方方面面。于是,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——回国创业。
2018年,他与两名清华的校友来到了深圳,共同创办“光鉴科技”企业,研发出包含3D结构光和TOF技术的硬件产品与包含3D视觉算法和基于3D数据的应用层算法为一体的完整解决方案。之后不到半年时间,他们以纳米光子作为底层技术,通过边发光激光器(EEL)和自行研制流片的纳米光子芯片,开辟全新的3D视觉技术路线。
关注该领域的人便会知道,2017年iPhone X以及Face ID技术的发布引领了3D结构光技术风潮。苹果对于其“VCSEL+DOE”的3D结构光方案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专利保护,并垄断了其中的重要器件VCSEL(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)在全球的绝大部分供应链产能,能够进行批量生产的公司屈指可数。因此,并不能满足安卓手机的规模量产要求,而且苹果的3D视觉模组成本高昂,只能用于高端旗舰机型,中低端机型难以承受3D视觉模组的成本压力。
而“光鉴科技”开辟的路线则不仅规避了苹果知识产权的侵犯风险,也摆脱了对VCSEL激光器产能的依赖。在随后的发展中,“光鉴科技”累计发明专利超过500项,企业从最初3个人发展到如今130个人左右的团队,业务范围涵盖金融手机、机器人、汽车、物联网几大方向。而他本人,也在创业4个月后便荣登“2018 Forbes China 30 under 30”(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),成为“消费科技”领域年轻的新锐精英人物。
“在规模方面,我们在相似领域内名列深圳前茅。”朱力骄傲地说道。目前,光鉴科技的产品矩阵已经在智能手机、智能座舱、机器人、AIoT、智慧金融等领域落地应用,为各个行业的提供高精度、低成本并具有国内外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。同时,也实现所有元器件全国产化,并用多项关键技术加速了中国的机器智能化的发展。尽管创业道路上并不轻松,但在朱力看来,这些都是值得振奋且“酷”的事情。